<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水利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317339416841/2021-0000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水利、水务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best365登陆_s365 2.2.3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水利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01-18 [ 发布日期 ] 2021-01-18

        best365登陆_s365 2.2.3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水利局关于公开征求《best365登陆_s365 2.2.3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关于推进管道直饮水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升饮用水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效节约水资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局牵头拟定《best365登陆_s365 2.2.3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关于推进管道直饮水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经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欢迎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下列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反馈我局。  

        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

        2021118日至2021125日止

        二、意见反馈

        请将修改意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县水利局,并注明提出修改意见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不受理匿名反馈和电话反馈。

        联系人:余老师            联系电话:023-74600630

        箱:569370503@qq.com

        附件:best365登陆_s365 2.2.3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关于推进管道直饮水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best365登陆_s365 2.2.3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水利局    

                                                                                2021118



        附件:

        best365登陆_s365 2.2.3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关于推进管道直饮水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提升饮用水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效节约水资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我县推进管道直饮水建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管道直饮水建设管理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定价、用户自愿、有偿使用、稳步推进,纳入城市公用事业管理。

            (二)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以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为工作重点,先期建设和实施改造配套管道直饮水系统。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提高管道直饮水普及率。

            (三)加强监管,确保质量。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管道直饮水的设计要求,施工材料、设备系统、施工质量和饮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2021年实现所有新建(包括在建)学校、住宅及重要公共场所管道直饮水全覆盖;力争在2022年实现既有行政机关办公楼、学校及医院等公共建筑管道直饮水全覆盖;2025年底前完成垫江城区建成区管道直饮水普及工作,以及50%以上乡镇的学校、医院、机关办公楼管道直饮水普及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特别是行政机关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园及其他公共场所,应率先投资建设和改造管道直饮水,打造特色,方便于民。

            (二)新建及在建项目。新建住宅、商业、公园和公共建筑等,原则上管道直饮水设施和自来水设施应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避免重复施工。具备条件的在建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针对项目进度制定实施方案,补充完善管道直饮水设计,同步配套建设。

            (三)已建项目。已建成的住宅和老旧小区等项目,应积极组织辖区管理单位、建设单位、社区、物业、业主协商解决直饮水建设问题,老旧小区管道直饮水改造一并纳入城市管网改造范畴,同步实施。

            四、建设管理

            政府投资建设的行政机关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园及其他公共场所的管道直饮水系统,由直饮水企业投资建设,并承担管理运行维护责任;新建及在建项目管道直饮水系统工程建设费用计入项目工程造价,由直饮水企业进行施工建设,并承担管理运行维护责任;已建项目建设单位与直饮水企业协商解决管道直饮水系统建设费用,原则上委托供水企业(直饮水企业)建设管理,并承担运行维护责任。

            五、监管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规划把关。住宅、商业、办公及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过程中,应根据用户数及用水量在水泵房旁规划设计满足直饮水使用功能相应面积要求的专用设备机房,并提供动力电源。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机房位置、管道铺设和通风口设置等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可安装门禁系统和警告装置。县规资局、县住建委在审批规划时应严格把关,确保到位。

            (二)强化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应主动联系直饮水供水企业施工,加强质量管理。施工单位一要严把图纸变更关,不得随意对已审查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过程进行变更。二要严把工程设备和质量关,管道直饮水设备和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卫生许可标准和质量要求,具有卫生许可批件和合格证明,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实施,制水工艺应符合国家卫生规范和要求。三要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严格设备安装调试,确保施工工艺和安装满足相关要求。

            (三)严格把验收关。管道直饮水工程建成完成调试且水质检测合格后,由县住建委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应按照验收标准、设计图纸,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并对水质检验检测、管道消毒清洗、系统供水检验能力等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水质安全、供水正常,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未建设直饮水设施的项目,不得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和物业验收,暂停投入使用。

            (四)加强水质监管。县卫健委会同县水利局、住建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直饮水企业的监管和指导,对管道直饮水及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开展经常性检查,及时发展设备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管道直饮水水质标准不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在线监测系统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强化属地联动。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要充分发挥属地管理工作,把直饮水建设作为一件完善住宅小区配套、改善居民健康饮水条件、利民惠民的大事来抓,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和供水企业做好宣传推广应用和政策落实工作,把直饮水进社区入户这件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六、加强领导

            县政府成立直饮水推动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教委、县住建委、县卫健委、县城管局、县规资局、直饮水公司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负责指导直饮水推进工作帮助协调解决直饮水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适时研究出台推动直饮水工作的政策措施、价格指导意见等。

            县发改委负责制定直饮水安装指导价格、直饮水指导水价;县财政局负责公共直饮水建设资金筹集;县教委负责指导学校推广直饮水工作;县卫生健康委负责直饮水水质监督;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委根据职责负责将直饮水纳入新建项目规划、审批、建设、验收;县城管局负责公共直饮水建设工作;县水利局负责组织召集相关单位研究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协调解决直饮水工作推进问题。

            七、本实施意见从202121日起施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